根据公安部数据,截至8月,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3.12亿辆。而高德地图2022年初的报告显示,全国停车位缺口达到8000万个。
也就是说,全国有将近1/4的车辆,存在不同程度的停车难情况。特别是在医院、景区、老旧小区、大型商圈、上下学期间的学校等地方,停车难的问题更是特别突出。
但另一方面,既有车位的利用率并不高,城市中总会有一部分车位处于空置状态。在增加车位建设的同时,提升停车位利用率也是缓解停车难的重要手段。
路侧车位+立体车库
根据高德地图报告,目前国内已建设了超过百万个停车场,但对比庞大的汽车保有量,停车位依然紧缺。找停车场最难的十个城市依次分别是深圳、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武汉、杭州、西安、长沙、郑州、成都。
政府部门早已关注到该问题,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解决停车难。2021年5月,国家发改委印发《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》,要求到2025年,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居住社区、医院、学校、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停车需求基本得到满足。
该《意见》在政策层面给予停车行业诸多支持,包括鼓励社会资本参与、鼓励银行提供融资服务、保障停车设施用地需求、放宽市场准入、明确停车设施产权等。
此后的一年多时间至今,各地陆续推出相应的地方政策,鼓励停车产业发展。最近也有多地发布相关政策:2022年9月份,《苏州市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发展实施方案》实施;8月份,《厦门市推动停车设施建设发展实施意见》出台;7月份,《广州市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停车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》发布。
这些方案的解决思路基本都集中在两个方面,一方面是扩大停车位数量,另一方面是提高利用率。
苏州的方案中提到,到2025年底,将在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增加路外和路内公共停车泊位6万个以上。另外,到2025年,苏州共享停车泊位将达到2.5万个,基本实现全市范围线上共享,提高停车设施的利用效率。
实际上,停车设施最主要仍来自配套建设(小区、单位、商业地产等各类停车场),后期增加车位只是作为补充。增加车位的方式主要是在既有道路上划出路侧停车位,以及新建立体车库。
路侧车位几乎不需要投入成本,数量也更多。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、同济大学兼职教授杨宏旭告诉界面新闻记者,新增的路侧车位和立体车库车位的比例大概为2:1。
但路侧停车是一把双刃剑,虽然增加了车位供给,但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路面交通。当未来道路上车流过大时,最终要还路于民。
立体车库占地面积小,可以像楼房一样多层停车,适用于面积有限的停车区域,但是造价更高。界面新闻了解到,一般一个立体车库的车位造价在6万至12万元之间。虽然成本颇高,不过比直接修建地下停车场的费用还是要低一些。
根据高德地图线上收录的数据,全国立体停车场数量已达5600多个。其中最大的为去年开园的北京环球度假区停车楼,为地上5层地下1层,单体面积达22万平方米,提供近7000个停车位。
杨宏旭表示,目前立体车库在技术上并没有太大难度,修建50层都没问题。但在实际项目中,往往最高只修建十几层。而在本身建筑高度较低的胡同里,一般只修建2层。
扩大共享停车,建立城市级停车平台
虽然高德地图报告表示停车位缺口有8000万,但仅从停车位数量来说,缺口并没有这么大。八维通副总经理、停车产业负责人金连杭对界面新闻表示,每个城市基本都有一半的车位不对外开放,比如小区车位和单位车位,这就造成了车位数量多但依然缺口巨大。
除了空间上的缺口,还有时间上的缺口。医院在白天停车需求大,到了晚上基本没有停车需求;学校在接送学生的时间段内异常拥堵,停车困难。
为了提高空闲车位的利用率,共享停车正在越来越多被应用。9月20日,成都出台《机动车停车场条例(草案)(征求意见稿)》,要求具备条件的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,鼓励写字楼、景区、体育馆、小区等场所,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。
共享停车同样用于缓解医院停车难。金连杭认为,医院停车要做的应该是分流,而不是引流,办法是将车辆分散到周围其他的停车场,按市场化定价进行收费。比如停车后走路5分钟到医院的车位收费10元/小时,走路10分钟的收费5元/小时。
八维通曾在杭州一家大型医院实施过相关项目,与附近小区合作提供共享车位,当时即使收取30元的预约费,车位同样经常被约满,实际效果很好。
停车难是一个长期现象,需要企业和政府一起解决。在大型停车项目中,政府往往承担招商引资和出资人的角色,实际项目落地由企业来执行。
一些城市提出要建设城市级的停车平台,希望将城市里的所有停车位都纳入同一个停车管理系统,市民也都使用同一个APP进行停车支付和预约,以此实现全市资源共享,提升利用率。这张蓝图被视为“一个城市一个停车场”。
但全市所有车位统一管理只是一个理想状态。金连杭认为,如果能将一个城市50%以上的车位纳入统一管理,就已经很可观。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涉及到多方利益难以协调,包括政府多个部门以及数量庞大的停车场主体。“5年内能有5%的城市实现城市级停车平台,就已经很了不起了。”
探索正在进行。成都市的《停车场条例(草案)》就提到,要建立全市统一的智能停车综合管理平台,建立停车场基础数据库。8月份,八维通与贵阳市签约,将建设和运营城市级智慧停车管理平台,并建设全市停车资源智慧管理体系。
相较于前期的建设,停车平台更重要的是后期运营,能保持可持续的盈利才能长期让平台长期运营。金连杭表示,真正的智慧停车,应该有60%的收入来自停车收费,另外40%来自于信息入口运营,比如在商场停车时,向车主推荐商场内的商家。
就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,停车行业集中度不高,资源相对分散,同时有较强的地域性,没有出现全国性的大型停车类公司。不过行业整体规模巨大,金连杭认为,如果一家公司能够占据20%到30%新一线城市的停车市场份额,就已经足够撑起一个上市公司的体量。